满堂架搭设规范
满堂架搭设规范1、满堂式脚手架的门架跨度及间距,按实际荷载进行计算,其净间距不得大于1.2米。
2、满堂式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4,建筑高度不得高于30米。
3、满堂式脚手架结构设计时,应在门柱上安装支架和支架,以实现门柱的直接承载。安装在门架竖杆上的支架必须具备足够的弯曲强度和刚性。
4、满堂式脚手架的每个梯级立柱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水平加固的钢筋,并用扣件与门框的竖杆相连接。
5、满堂脚手架的剪刀撑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当施工高度小于12m时,必须在脚手架周围安装连续的垂直剪刀支撑;在脚手架内部纵向和横向间距不大于8m时,必须安装一根垂直剪刀支撑;顶部应该有连续的横向剪刀支撑;(2)当施工高度大于12m时,在脚手架周围和内部纵向和横向间隔不大于8m时,必须安装连续的垂直剪刀支撑;在顶部和垂直方向上,每4个台阶都要有一个连续的水平剪刀支撑;(3)从下到上,垂直剪刀支撑应该是连续的。
6、在满堂脚手架的下端门柱上,分别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用扣件固定在门柱上。
7、满堂脚手架上作业区域必须全部铺上脚手板,并以牢固的方式将其与支架的横梁相连接。操作平台上的开孔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中有关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作业平台周围要有护栏和挡脚板。
8、对于高宽比大于2的满堂式脚手架,应采用缆索或连接墙等有效措施,以避免发生翻转。(1)支架的端部和外部圆周的水平间隔不应大于10米;应与垂直剪刀架的位置相对应;(2)垂直距离不应大于4级。
9、当满屋脚手架中部设有通道孔时,管道E1一楼可以不设横向加强杆和扫地杆,通道上部的两侧要有斜撑,并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要求,在过道的上部设有防护层。
以上就是关于满堂架搭设规范的全部内容与指南,希望能够帮助您更为顺利清楚了解满堂架搭设规范及解决此生活问题。
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和要求
一、外脚手架施工规范
1、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和现场条件,外脚手架采用ф48钢管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内立杆距离建筑物外立面0.30m,立杆步距为1.8m。
2、四层屋面上立杆间距为1.5m×1.5m,在距屋面200mm处及以上每隔1.8m将所有的钢管用ф48钢管联成一整体,并采用剪刀撑加固,并利用6m斜杆将该处架子与原外架及原建筑的连墙件相连,按满堂架形式保证其整体性。
3、大横杆位于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外架内侧的大横杆的竖向间距为1.8m,外侧的大横杆的竖向间距为0.9m,即在外立杆内侧每步的中间高度处另加一根大横杆,以作防护栏杆。
4、立杆与大横杆的连接: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0外,其余均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应错开不在同步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600。
5、大横杆的连接宜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接头应错开在不同步、不同跨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应等间距采用3个旋转扣件予以固定,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0。
二、外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所用脚手架钢管与扣件由外租借,应出厂合格证和质检报告,并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材料上满足质量要求。凡是有严重锈蚀、严重弯曲、变形、裂缝、钢管薄壁、扣件螺纹(螺丝)已损坏等外观缺陷的,均不得采用。严禁将外径48的与其它不同直径的钢管混用。
2、在工作面及每隔二步架满铺钢筋网片一层作为隔离层,不得留有掉杂物的空档。隔离层上在2根大横杆之间增设一根大横杆,架外侧围护采用密目安全网完全封闭。
3、各杆的间距、接头位置、垂直度、水平偏差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搭设时有适时校正立杆的垂直度与横杆的水平,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400,且全高偏斜不大于100mm,同一排横杆的水平偏差应不大于1/3000,且不大于50mm,立杆与大小横杆的接头要注意错开1.5米以上,且接头不得在同一步架内。
扩展资料
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
1、主要杆件有:立杆、横杆、水平拉杆、栏杆、扫地杆等。
2、材质要求:钢管、扣件、丝杠:无锈蚀,弯曲,无烂口,并定期刷防锈油漆。密目网、竹架板、木板、方木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架体采用Ф48×3.5的Q235钢管。立杆支撑在丝杠或结构板上,丝杠下部垫设短方木。
4、脚手架按步高1.5m,纵向、横向水平杆间距1m,纵向、横向立杆间距1m,顶部水平杆为双钢管。
5、脚手架外立杆四周连续设置剪刀撑,内杆每隔两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水平宽度为四跨,垂直宽度为四步与水平夹角在45°—60°之间。立杆下必须全设扫地杆,为双向每跨满设,扫地杆距地面高度≤300mm。
6、栏杆:建筑物四周按规定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正面设安全通道。
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室内满堂脚手架搭设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搭设。搭设前应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有锈蚀、薄壁、弯曲裂变的杆件不得采用。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准采用。
2、满堂脚手架的纵、横距不应大于1.0m步距应控制在1.8m内。
3、满堂脚手架应设登高设施,保证操作人员上下安全。
4、满堂脚手架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超过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底座应设置垫块保护。
5、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
6、满堂脚手架的稳固,应采用斜杆(剪刀撑)保护。
7、满堂脚手架不得采用钢、竹混设。
8、脚手架的基础除按规定设置外,必须做好排水处理。
9、不宜采用承插式钢管做底步立杆交错之用。
10、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5~55N·m。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堂式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
脚手架的立杆和横杆间距要控制好,立杆在1.5m左右,横杆在1.05m左右。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规定满堂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且应符专合下列属要求:
1、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2、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4、靠近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日常用脚手架需注意:
1、脚手架在搭设完成之后,是需要让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预防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脚手架检查无误后,是不得随意进行拆改的,即便要做调整,也必须上报,得到同意后才可。
2、使用脚手架施工的人员,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系好安全防护带,并注意,不可穿着易滑的鞋子上脚手架,否则极容易出现滑落的危险。另外,一旦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要停止施工,必要将施工延后,以免给个人安全带来威胁。
3、脚手架在搭建好之后,是有一定的承重要求,同时在脚手架施工的人员重量要在这个符合之内,否则容易出现脚手架塌落的危险。要是有电气焊接施工的,一定要有专业的人员监督,且做好必要的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