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锅鱼历史来源(石锅鱼是哪里的)

石锅鱼怎么做好吃呢

石锅鱼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也称金福鱼。因用花岗岩岩石凿成的双耳石锅将鱼放入其中烹制而得名。

作为湘菜名菜,制作方法独特,其以辣椒为主的各种佐料和一些滋补药材进行烹制的方法更是使这道菜让人“垂涎欲滴”。

石锅鱼的由来还有一段典故,传说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微服下江南时途经湘江河畔,腹感饥饿,遇一小店遂进入用餐。这间小店正是以做石锅鱼为长,康熙帝尝过这道菜以后,感觉味道鲜美无比,故而龙颜大悦,欣然提笔赐名金福鱼。

湘菜最大特色之一是以辣为主,石锅鱼也正是如此。其做法也尤为独特,下面就简单为大家说一说石锅鱼的做法。

首先要用牛骨和以加工好的姜、花椒、辣椒、蒜、豆瓣酱等辅料一起放入热石锅中,小火慢慢熬制几个小时成为高汤。

石锅鱼辅料:红辣椒、青花椒、豆母子、冰糖、盐、蒜、胡椒粉、花椒、味素、鸡精、火锅红油、菜油(熟)、老姜等,另外还可加入一些滋补的药材和香料,如藏红花、白寇、桔梗、香叶、鱼腥草、丁香、砂仁、木姜子等适量。

将各种香料温水浸泡半个小时左右,石锅加入清水,文火煎制出药味,过滤掉料渣留汁备用。

锅内入油烧热,放入姜蒜煸炒出香味,加入辣椒炒制出香味并出油,再放入其他辅料炒香,倒入高汤,药材香料汁。

选用鲜活草鱼,用刀切成长长的稍厚点的片,石锅加热至高汤翻滚,将鱼片放入(鱼片放入石锅前要用热油淋一遍,使鱼片卷起)。

根据个人口味可添加不同配菜,如黄豆芽、羊肉片、藕片、白萝卜等。配菜也可涮着吃。

石锅鱼起源于哪里

起源于四川。石锅鱼的石锅选用天然石材,整块打磨而成锅的形状,两侧有耳,比脸盆还要大,浑圆厚实。

每一张饭桌中间特意设置一个空槽,用来放置石锅,石锅鱼就用空槽里的煤气灶加热。

上菜前,石锅须在火上烧热,这个时间可以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然后再放入饭桌的煤气灶上。石锅鱼的作料有:姜、蒜、花椒、辣椒、豆瓣酱等等。这些作料首先分别加工,然后混合,一起放入热好的石锅后,加入高汤

石锅鱼有几种叫法

石锅鱼有两种常见的叫法,一种是"金福鱼",另一种是"石锅鱼"。

"金福鱼"的由来有一段典故。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长沙湘江河畔有一家小店擅长做一道"石锅鱼",风味独特。康熙皇帝微服下江南时,在这家店品尝了这道菜,觉得味道鲜美无比,龙颜大悦,于是欣然提笔将这道菜命名为"金福鱼"。此后,"石锅鱼"也就变成了"金福鱼",而这家店也因此得名为"金福林"。

"石锅鱼"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制作方法独特,用一块大的花岗岩岩石凿成有双耳的石锅,将鱼放在石锅内烹煎,然后,再加上以辣椒为主的各式佐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补药材,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烹调工序后,一锅"石锅鱼"就诞生了。

锅底石的由来

石头锅子源自古代的石器时代,蒸汽石锅是一种新式的锅,它将划开一个新的时代。夏食不上火,一改传统火锅内涵,改变了传统火锅的不足之处。不仅人们常说的鸡、鸭、鱼、肉样样都能煮,而且食物使用了近二百度的高温蒸汽煮,更卫生、清洁、长煮不糊锅,久煮不变味,食物鲜嫩可口、营养不流失、不变质,更有夏食不上火,冬食更滋补的功效。没有火炉在下面,没有煤气在身边,没有电老虎的威胁,让消费者吃的更卫生、更安全、更舒适健康。

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运用天然的石头做厨具、餐具。直到现在我国边远的少数名族地区还在使用这种由多种矿物集结而成的石锅、石碗。现在的繁华都市里,人们因为健康的原因,都想找到健康而又不失美味的传统饮食烹饪方法。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最终让我们发觉了最有健康价值的一种使用高温蒸汽和石锅烹饪方法。据说王安石、苏东坡、乾隆都品尝过石锅烹饪的鸡和鱼等,并对其美味赞不绝口。

蒸汽石锅是取于云贵高原的天然优质石材专业雕刻而成,这种石材的质感强、造型美观。石锅里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石锅鱼为乾隆时代的一道御用名菜,延续至今。蒸汽石锅鱼肉质鲜美、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脂肪含量极低,具有延年益寿,强筋健体、祛毒养颜,补中益气、和中开胃的优质天然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