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梵净山冷杉分布的一些知识点,和百山祖冷杉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梵净山冷杉的濒危原因
冷杉属是北温带阴暗针叶林的建群种类,世界上共有50余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在亚热带陆续发现冷杉属植物3种,是植物界的伟大发现。其中贵州的梵净山冷杉,不但为残留的稀有种,并构成一定小面积的冷杉林,是为重大发现之一,也是最后发现的一种冷杉及其形成的冷杉垂直带群落。该群落1986年5月中旬曾遭受特大冰雹的破坏,多数冷杉及铁杉当时被毁,大树存活十分稀少,幸好林下幼树,幼苗发育良好,在400m2样方中调查平均每10m2有0.3株。
一是全球变暖,冷杉生存环境恶化。
二是种子缺乏良好管理。由于冷杉的特殊生物性,种子的发芽率很低。
三是人为破坏。冷杉的特点是“伤一发而动全身”,即使弄断一根树枝,也会诱发整根树的死亡,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梵净山的游客每年成千上万人次的增加,这更加剧了对梵净山冷杉生存环境的威胁。
梵净山冷杉的生长习性
梵净山冷杉属阴性树种,耐荫性强,喜阴湿,一般多为纯林。梵净山冷杉林在梵净山东北坡的亚高山暗针叶林中,常为片状集中分布,形成优势种群,由于冷杉具有较为稠密的林冠,针叶较为宽,树梢通直,树冠成塔形等特性,易与其他针叶林及针叶树区别,冷杉林的组成成分较为丰富,常与华铁杉(Tsugachinensis)、南方铁杉组成群落的优势树种,高度一般10-17米,乔木层第Ⅰ亚层种类单纯,覆盖度一般在20-35%之间,第Ⅱ层高度为3-6米,常见种有杜鹃、山矾、槭树、山樱、花楸、吊钟花等。灌木层在林下发育较好,但种类较为单纯,多数地段以箭竹占优势,高度一般为1.5米,除外偶见有十大功劳、忍冬、绣线菊、悬钩子等,草本层种子植物少,种群极不发育,多数地段被地衣、苔藓类植物覆盖。其覆盖度可达70-80%,常形成厚厚的毯状覆盖。有的地段其厚度可达30厘米,草本层中常见的有豌豆七、莎草、牛毛毯、堇菜等。
梵净山冷杉叶芽开放较迟,一般6月开始抽梢,7月顶芽出现。通常5-6月开花,球果10-11月成熟,结实年龄在林缘约40-50年,结实周期4-5年,球果出籽率少,加之林分郁闭度大天然更新较差,幼苗长势弱。
梵净山冷杉是怎样生存的
梵净山冷杉是常绿乔木,高22米,胸径65厘米。冬芽卵球形。叶在小枝下面呈梳状,在上面密集,向外向上伸展。叶上有树脂道2个,边生或近边生。球果呈圆柱状长圆形,直立,成熟时深褐色,长5~6厘米,直径约4厘米。梵净山冷杉种子长卵圆形,微扁,种翅倒楔形,褐色或灰褐色。
适宜于夏凉冬冷,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土壤为山地黄棕壤,较湿润肥沃,pH值4.5~6.5。耐阴性强,喜冷湿,一般多为纯林,也有混交林。通常5~6月开花,球果10~11月成熟。结实年龄在林缘约40~50年,结实周期4~5年。
仅分布于贵州东北梵净山海拔2100~2300米的地带。是贵州惟一残存的冷杉属树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古气候有科学意义。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
冷杉属是北温带针叶林的建群种类,世界上共有50余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在亚热带陆续发现冷杉属植物3种,是植物界的奇迹。其中贵州的梵净山冷杉,不但为残留的稀有种类,且构成一定小面积的冷杉林。是重大发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后发现的一种冷杉及其形成的冷杉垂直带群落。梵净山冷杉林的发现对植物区系学、植物群落学、植被地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冰川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梵净山冷杉是濒危种。梵净山冷杉是我国贵州省特有植物,为冷杉属中稀有种类,目前仅在梵净山局部地区发现,由于数量稀少,且系第四纪残遗植物,因此必需加以很好的保护。
梵净山冷杉是常绿乔木,高达22米,胸径65厘米;大枝平展,1年生小枝红褐色,2~3年生小枝深褐色;冬芽卵球形。叶在小枝下面呈梳状,在上面密集,向外向上伸展,成V形凹陷,中央的叶较短,线形,长1~4.3厘米,宽2~3毫米,先端凹缺,上面深绿色,有凹槽,无气孔线,下面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树脂道2个,边生或近边生。
球果呈圆柱状长圆形,直立,成熟时深褐色,长5~6厘米,直径约4厘米,具短梗;种鳞肾形,长约1.5厘米,宽1.8~2.2厘米,鳞背露出部分密生短毛;苞鳞长为种鳞的4/5,不露出或微露出,顶端微凹或平截,具长的刺状突尖,顶端边缘有不规则细齿;种子长卵圆形,微扁,长约8毫米,种翅倒楔形,褐色或灰褐色,连同种子长约1.5厘米。
梵净山冷杉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凉冬冷,雨量充沛,云雾多,温度低,霜降频繁,冬季积雪。海拔2200米的烂茶顶年平均温7.3℃,最热月平均温16.2℃,最冷月平均温-2.3℃,年降水量26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92.5%。地形多为接近山脊的陡峻山坡,坡向北、北西或北东,坡度一般在50~60度。土壤为山地黄棕壤,较湿润肥沃,土层一般较薄,成土母质为板溪群板岩,表层有机质丰富,腐殖质层厚2~3厘米,有机质含量为17.17%~23.88%,pH值4.5~6.5。梵净山冷杉为阴性树种。耐荫性强,喜冷湿,一般多为纯林,也有混交,主要伴生植物有铁杉、扇叶槭、灯笼花、樱花等。本种叶芽开放迟,一般多在6月开始抽稍,7月顶芽出现,通常5~6月开花,球果10~11月成熟。高生长期较短,林中异龄性大,林层世代明显,结实年龄在林缘约40~50年,结实周期4~5年,果实出籽率少,由于林下荫蔽度大,天然更新出苗不多,生长势差。
关于梵净山冷杉分布,百山祖冷杉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