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角是真的吗(摔角和综合格斗的区别)

美国摔角是什么是真打的吗

美国摔角是一种"体育娱乐"。不是真打的。

摔角是拥有剧情与剧本的,问摔角是真打还是假打就相当于问动作片演员是真打假打一样,选手之间需要配合,而比赛的结果,比赛中大致的思路甚至大约多长时间都已经安排好了。所以摔角手之间在擂台上的恩怨全都是在演戏而已,如果摔角手私底下不对路的话联盟会尽量避免两人合作。这就类似于同事间的关系。摔角并不是竞技项目,被分在体育娱乐里。属于一种娱乐项目,所以各个联盟实际上是独立的公司。摔角手属于员工。一开始的摔角很接近真实格斗,但后来日渐发展使得现在的摔角更加具有娱乐性,而联盟逐渐PG化尝试打开新市场也成为了大势所趋。

摔角包括日摔,美摔,墨摔三大类别。可以戏说为日摔接近格斗,美摔偏向电视剧,而墨摔则将娱乐表演贯彻的更加彻底。

摔角概述要点

一、摔角不是真打,一开始就是有剧情的。

日本曾发展出UWF这种"真实格斗摔角"联盟,甚至现在日本现在还有异种格斗赛(规定好胜负的格斗)存在,并从中发展出真正的格斗联盟,不过都消逝在回忆中,也不是摔迷所期盼的。

二、格斗类项目和摔角不同,格斗打得好不代表摔角技术好。

永远不要拿格斗来和摔角比,就像把足球和篮球比一样,都是球类,但是天差地别。摔角自己的一套技术很多都涉及到巴柔地板等等格斗方面,但是这并不代表格斗打得好摔角就一定好,摔角中还需要角力,序盘,招式配合,受招等等很多方面,格斗技术和摔角技术是不能划等号的。

三、高飞好并不代表技术比地板选手好。

同样,高飞仅仅只是摔角中一个类别,(摔角手分的四类中的一类)并不是会月面就一定比地板流选手技术好,墨西哥摔角风格几乎所有人都在飞,难道说所有人都是技术帝不成?WON杂志连续多年的最佳技术奖都给了地板流选手。(当然,你要是只看WWE比赛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地板技术。)

四、 WWE的摔角比赛并不代表业界水准。

WWE只是众多联盟中的一家而已,(同时也是世界最大),而WWE主张的是体育娱乐,比赛本身并不怎么好看,甚至周赛水平可以用拙劣来形容。他们更加注重剧情,你可以当成一部美剧。所以如果你想看好的美式摔角风格比赛,或许应该尝试一下PWG和ROH联盟。

五、摔角界两大杂志评比排名

PWI杂志最著名的评比为PWI500,每年按照知名度和影响程度等评选出500名选手(和摔角技术无关。)

WON杂志会评选一系列摔角技术相关的奖项,例如年度最佳比赛和最佳技术选手等。(WON杂志并不代表百分百权威公正,其对快节奏比赛并不是很待见,并且有些倾向于NJPW和WWE两大联盟。)

WON杂志还同时评选出一些重大比赛的星级(0~5,存在负星,例如当时Jeff Hardy和Sting在TNA的比赛,由于Jeff赛前以外导致状态恍惚,Sting只能草草结束比赛,宣传噱头很大,但是比赛潦草,这场比赛就是负星级)。

摔角是不是真打

WWE当然是演戏的呀!

摔角可以说是真打,也可以说是假打。因为摔角是一种表演性质大于竞技性质的行业,因此它的娱乐性决定了摔角不会是真打。

道具的秘密:擂台上击打对手的桌子椅子,看起来与普通的桌椅无异,但都是经过处理的。比如桌子的材料都很薄不太结实,比较容易打坏。当摔角手使用铁锤时,那锤子通常是塑料的,或者选手故意往回“拉”锤子减轻力道,也就是说并不是全力击向对手。

无论是出现在古代器具上、艺术作品中还是地方性传统节目中,摔跤的最大魅力都不在于猜谜(结局胜负),而在于谜题本身——摔跤手所扮演的角色,人体之美,动作间的张力(乃至象征意义),发生意外的可能等等,都吸引着观众为之屏气凝神。自由式摔跤比赛中,有些剧情是事先安排好的,摔跤手也被设计了角色——有正面英雄也有反面人物,这都是为了给观众以噱头。决胜仅仅是出于剧情的需要,而表演才是动真格的。

wwe里的摔角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假打真摔,或者说是会打,知道怎么用力

他们都受到了专业的摔角训练,在抗打击能力方面,一个合格的摔角手起码要比常人耐打10倍。所以大家在场上看到那些摔角手都是打不死的(虽然说打不死,但是摔角手受伤却是经常的事情。我们要感激每一个在场上的摔角手,他们专业的表演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除了过人的体魄以外,摔角手他们都有自己的减低伤害的方法。如被人从空中扔下来的时候,他们都会用双脚来先着地,减轻冲击力。用拳头打面的时候也不是紧握拳头,拳头其实是松了一点的,而力量也会保留。也可以这样说,摔角是一项表演性质大于竞技性质的行业。从WWE(世界摔角娱乐)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得出来。因此,严格的说真的在摔角台上被人打死的选手是几乎没的(OWEN

HEART是失足掉下的),但是受重伤的事情倒是不少。(比如很多人非常喜欢的HBK最近就连续受伤)。

摔角到底是真打还是假打?

详细内幕介绍

摔角,到底是真打还是假打

关於摔角是真打还是假打,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假的,也有人说是半真半假。因此早期电视媒体不发达的年代,摔角总是蒙著神秘的面纱。在一切资讯公开透明的今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摔角,其实是一种娱乐表演」。擂台上的那些彪形大汉都有著专业的套招本领,他们出拳不著肉,而是利用脚蹬地板来「配音」,擂台下的弹簧让选手结合「护身倒法」以减少伤害,铁椅、木桌之类的武器也经过特殊处理,一切招式讲求最大的视觉冲击与最小的肉体伤害,务必以「只伤皮肉,不伤筋骨」为最高原则。老一辈选手常以电影的「借位」手法骗过现场观众,即使在电视上播出也能透过剪接来处理失误镜头。然而新一代的选手们没这麼幸运,他们面临著到处摆放的摄影镜头,特别是有些摔角节目(例如美国的Raw)是现场直播的,他们不能再混水摸鱼,在台上也没有NG重来的机会,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将套招技巧磨练到滴水不漏。

一场重要的摔角大赛常常可以打到20分钟以上,甚至还有人发明了60分钟的铁人战,并且中间是完全不休息的,因此选手的体力成为表演的一大关键。有趣的是,那些看起来痛死人的地板锁技、关节技,由於选手并不会真的施力,反而成为双方暂时喘息、恢复体力的宝贵时间。另外,场边看似可有可无的裁判,实际上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必须保持比赛的顺畅,观察选手的状况,传递小道具(粉末、刀片、血包),甚至配合比赛演出(假装被打晕、跌出场),必要时还得帮意外受伤的选手做紧急处置。

美国、日本是当今职业摔角大国,各自有著迥然不同的风格,然而娱乐大众的本质是相同的。举凡擂台上的胜负、廝杀、痛苦、鲜血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偶尔也有真的意外受伤),阁下大可以放心欣赏这些精采刺激的动作场面,因为他们合法且安全(仅对专业人士而言)。换言之,台上的不是疯子,咱看戏的也不必当傻子,把职业摔角想成现场直播的打斗舞台剧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