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高通量测序报告解读这个问题,高通量测序有什么意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通量测序的意义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诞生可以说是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该技术使得核酸测序的单碱基成本与第一代测序技术相比急剧下降,以人类基因组测序为例,上世纪末进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 30亿美元解码了人类生命密码,而第二代测序使得人类基因组测序已进入万(美)元基因组时代。如此低廉的单碱基测序成本使得我们可以实施更多物种的基因组计划从而解密更多生物物种的基因组遗传密码。同时在已完成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物种中,对该物种的其他品种进行大规模地全基因组重测序也成为了可能。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主成分分析能说明什么问题
基因测序分析微生物菌群结构 NA是什么意思
微生物群落测序是指对微生物群体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分析测序序列的构成分析特定环境中微生物群体的构成情况或基因的组成以及功能。借助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差异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微生物与环境因素或宿主之间的关系,寻找标志性菌群或特定功能的基因。对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16s rDNA,18s rDNA,ITS区域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微生物的群体构成和多样性;还有一类是宏基因组测序,是不经过分离培养微生物,而对所有微生物DNA进行测序,从而分析微生物群落构成,基因构成,挖掘有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以16s rDNA扩增进行测序分析主要用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构成的分析,目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也可以基于16s rDNA的测序对微生物群落的基因构成和代谢途径进行预测分析,大大拓展了我们对于环境微生物的微生态认知。目前我们根据16s的测序数据可以将微生物群落分类到种(species)(一般只能对部分菌进行种的鉴定),甚至对亚种级别进行分析,几个概念:16S rDNA(或16S rRNA):16S rRNA基因是编码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的基因,长度约为1542bp,其分子大小适中,突变率小,是细菌系统分类学研究中最常用和最有用的标志。16S rRNA基因序列包括9个可变区和10个保守区,保守区序列反映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而可变区序列则能体现物种间的差异。16S rRNA基因测序以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为主,核心是研究样品中的物种分类、物种丰度以及系统进化。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在微生物的免培养分析中经常用到,通过提取样品的总基因组DNA,利用16S rRNA或ITS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测序以后就可以分析样品中的微生物多样性,那怎么区分这些不同的序列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一般情况下,如果序列之间,比如不同的 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高于97%就可以把它定义为一个OTU,每个OTU对应于一个不同的16S rRNA序列,也就是每个OTU对应于一个不同的细菌(微生物)种。通过OTU分析,就可以知道样品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不同微生物的丰度。测序区段:由于16s rDNA较长(1.5kb),我们只能对其中经常变化的区域也就是可变区进行测序。16s rDNA包含有9个可变区,分别是v1-v9。一般我们对v3-v4双可变区域进行扩增和测序,也有对v1-v3区进行扩增测序。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原理介绍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原理介绍如下:
高通量测序技术也被称作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这是相对一代测序技术(Sanger Sequencing)而言的,同时由于高通量测序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对一个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成为可能,所以又被称为深度测序(deep sequencing)。
高通量测序技术以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和一般读长较短等为标志,通过读取多个短DNA片段,拼接成完整的序列信息。与一代测序Sanger法相比,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处理大规模样品时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测序速度及测序通量上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是目前组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
将基因组 DNA片断化,然后克隆到质粒载体上,再转化大肠杆菌。对于每个测序反应,挑出单克隆,并纯化质粒 DNA。每个每个循环测序反应含有所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使之扩增,并混入限量的一种不同的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使之终止。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
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使延长的寡聚核苷酸选择性地在G、A、T或C处终止,并产生荧光标记。
最终得到一组长几百至几千碱基的链终止产物,它们具有共同的起始点,但终止在不同的的核苷酸上。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
高通量基因测序是什么意思
高通量是相对于第一代测序的,第一代测序只能一次测1个样品的1段序列,产生的数据量相对来说很小,而高通量测序一次能够产生的数据量在几十G上百G,可以一次测很多的样本。
在2000年的时候,3700、MegaBace等仪器上的测序也是高通量测序,是相对手工测序或者跑平板胶来说的。
不过到2005年以后,高通量测序就改指第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454、Solexa(后改为Illumina)和SOLiD等第二代测序,比3730等第一代测序的通量提高了成千上万倍,甚至上亿倍,所以称为高通量测序。
测序方案建立在双脱氧测序法(Sanger等,1977)的基础上。为了从每一克隆插入片段两端成对地进行测序,每一个质粒模板DNA板应配备两个384孔循环测序反应板。测序反应采用Big Dye Terminator chemistry version 3.1(AppliedBiosystems)和标准M13或常用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测序反应通过BiomekFX(Beckman)移液操作工作站建立。
机械臂负责等分模板试样,起与反应液混合的作用,反应液含有双脱氧核苷酸、荧光标记的核苷酸、TaqDNA聚合酶、序列引物和缓冲液。模板和反应板有条形码,且在BiomekFX移液操作工作站上有条形码读取器跟踪,确保模板和反应液转移中没有错误。30~40线性扩增步骤连续循环在MJResearchTetrads或9700热循环仪(Ap—pliedBiosystems)中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高通量测序报告解读和高通量测序有什么意义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